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我国的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信息发布者:金桃源
    2019-01-14 16:55:37   转载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评选始于2014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评选的世界遗产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

    历史意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东风堰)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成立,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拥有110个成员国。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共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是古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申遗条件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考察

    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价值: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中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2014年入选名单:

    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2015年入选名单: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

    2016年入选名单:

    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

    2017年入选名单:

    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2018年入选名单

    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

    四川乐山东风堰

    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工程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续使用350余年。东风堰现为乐山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夹江县骨干水利工程。灌区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管理,渠系配套完善,分布合理,自流灌溉。



    东风堰

    目前,东风堰总引水干渠长12千米,下分东、西干渠及4条支渠。灌溉面积已由最初的467公顷扩大到5113公顷,灌溉能力增加10余倍,占到了夹江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乐山市名副其实的骨干水利工程。

    浙江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丽水市西南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通济堰

    通济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

    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事处木兰村黄头自然村与陂头自然村之间。始建于北宋平元年(1064),经三次营筑,元丰六年,(1083)竣工,是一座引蓄、灌、排、综合利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东南西北走向,占地面积583平方米,陂身长110米,高7.25米,陂墩39个,陂门38个,冲沙闸一个,南北护陂堤、南北进水闸门各一个,大小沟、渠道113米,沿渠配套工程一百多座,可灌农田25万亩。此陂自宋至今近千年,经过无数次洪潮冲击,现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作用。



    木兰陂

    木兰陂是伟大的水利工程,造福莆田人民。九百多年来,通过渠系工程——九十九沟,灌溉兴化平原。她与莆田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莆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而且意义深刻的景观。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历史,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须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国家水利专家评价其可与都江堰和灵渠相媲美,把这种自流灌溉系统称之为“世界水利灌溉工程之奇迹”。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诸暨市赵家镇。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村、赵家村、花明泉等村周边,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诸暨古井

    诸暨市赵家镇泉畈村一带隐藏着上千口古井。这些古井大都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构成了一个古井的世界。星罗棋布的古井密布如此,在全国也堪称一绝。

    安徽寿县芍陂

    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芍陂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1949年后经过整治,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芍陂遗址周长24.6公里。堤顶海拔31米,塘底海拔26.5—27.8米,堤顶宽度:北堤10米,铺有油渣路面,其它三堤均为8米的土路面。环塘用石块护坡,堤坝上筑起一道1.5米高的防浪石墙,面积34平方千米,塘岸四周高程27—29.5米,塘堤绿柳成荫,植被护坡较好,环堤共开设28个闸口,建有一条长87.5千米的干渠,4条各长77.5千米的分干渠及7000多条支渠、毛渠,各类建筑物700余座。蓄水量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3万亩。

    浙江宁波它山堰

    它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全长134.4米,高约3.05米,宽4.8米。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



    它山堰

    它山堰是阻咸引淡的渠首工程。断截鄞江,上游樟溪水经此引流,一路入南塘河,经洞桥、横涨、北渡、栎社、石碶、段塘经南城甬水门,注入日、月二湖(日湖已湮没),复经支渠脉络,供城市之需;一路北入小溪港至梅园、蜃蛟。两路水经支脉分流贯通鄞西平原诸港,灌溉七乡农田数千顷(今受益农田24万亩)。堰设计周详,结构奇特,建造精密。涝时水流七分入江、三分入溪;旱时七分入溪、三分入江。内外河间、南塘河下游,筑乌金、积渎、行春三碶以启闭蓄泄。

    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据水科专家分析,许多设计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因此它山堰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陕西泾阳郑国渠

    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此举适得其反,促进秦国更加强大。《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

    郑国渠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线沿王桥、桥底镇东进,过寨子沟后东北折,经扫宋乡公里、椿树吕村一线,于蒋路乡水磨村附近横绝冶峪河,至甘泽堡后东折,于龙泉乡铁李村入三原境。本县境内长约30公里。其渠首工程设施无考,灌溉方式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49—1966年为第一阶段,1966—1983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1995年为第三阶段。

    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公里,已衬砌67公里,支渠20条,长297.49公里,已衬砌78公里;斗渠527条,长1206公里,已衬砌630公里;配套机井1.4万眼;抽水站22处,装机1824千瓦;设施、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和125.99万亩。

    江西吉安槎滩陂

    江西省泰和县有一座叫槎滩陂的引水工程格外引人注目。离县城30公里,陂坝位于赣江二级支流牛吼江上,陂坝以上集雨面积为971平方公里,素有“江南都江堰”的美誉。据爵誉村周氏祠堂墙壁上嵌存的碑口《槎滩碉口二陂山田记》记载:“后唐天成年间(926—929年)监察御史周矩(896—976年),金陵人,于后周显德5年(958)避乱迁居泰和万岁乡,因地处高燥无秋收,乃在禾市上游以木桩压石为大陂,长百丈,导引江水,开洪旁注,以防河道漫流改道,名槎滩”。据此推算,槎滩陂为南唐周矩(爵誉村周氏开基祖)始建,时间约在958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完善的古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得这座水利工程虽然历千年风雨,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被专家称为"江南都江堰"。



    槎滩陂

    槎滩陂分为主坝和副坝两部分。筏道、排砂闸,引水渠、防洪堤、总进水闸组成。主坝顶高程78.8米,长105米,副坝顶高程78.5米,长152米,筏道宽7米。水渠自西向东依次流经禾市镇,在上蒋村时又分为南北两条支流,分别称为“南干渠”和“北干渠”,继而流经螺溪镇及石山乡,在三派村汇入禾水。在主坝上的基角处,暴露出众多的红石条是最早的筑坝材料,已阻水千年。这些红石条分四五层垒叠筑起。浸于水中的红石条有4米长,宽0.4米,厚约0.5米。

    浙江湖州溇港

    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义皋港就是为数不多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如今,宜兴百渎和太湖东南的震泽、吴江的90条溇港大多已荡然无存,而唯独湖州地区的溇港圩田系统仍留存至今。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造成一些河道被占,太湖溇港也面临着各种问题。1991年治理太湖工程以前还保存完整的73溇现已减至50多条。



    义皋港

    目前,太湖溇港主要分布在沿湖的浙江湖州、嘉兴,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区,是本土先民用智慧创造的,适应太湖南岸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特点和水土资源条件的特色水利工程体系,精巧的工程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堪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媲美,是“人水和谐共处”的杰出工程典范。

    太湖溇港见证了太湖流域的治水史,也见证了太湖流域人文与自然演变的进程。正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享誉世界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平原引黄灌溉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朝起,宁夏地区就开始屯垦开发,历经汉代的移民开发、屯垦凿渠,唐代的筑堤引水、垦荒开田,元代的因旧谋新、建闸设堰,明代的疏浚修治、改立石闸,清代的“地丁合一,奖励开垦”,新中国成立后的裁弯取顺、除险加固,逐步形成了覆盖宁夏平原纵横交错、密如网织的灌溉古渠系,推动了宁夏地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发展,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锦绣。宁夏引黄古灌区是宁夏平原2200余年来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具有独特的、创新的、科学的引水工程结构。



    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以青铜峡水利枢纽为界,将其分割为上游的卫宁灌区和下游的青铜峡灌区。由于黄河河道的自然分界,卫宁灌区又划分为河北灌区和河南灌区,青铜峡灌区又划分为河东灌区和河西灌区。在自流灌区边沿,受地形影响无法自流灌溉,又陆续发展了青铜峡灌区的扁担沟、五里坡、狼皮梁、甘城子,以及卫宁灌区的碱湖等扬水灌区。此外,为了解决黄土丘陵和台地地区人民生活和灌溉用水,又陆续发展了南山台子、同心、固海、红寺堡、盐环定等扬水灌区。



    宁夏青铜峡河西总干渠闸

    现今,引黄渠道纵横交错,密如网织,灌溉面积达780万亩,可以说2000多年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陕西汉中三堰

    “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是汉中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均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先后多次对“汉中三堰”灌区进行续建和改造,形成了今天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灌排工程网络,三堰灌溉面积合计达21.75万亩,为汉中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公元1世纪已有相当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11世纪进入了第二次汉水流域灌溉工程发展的高潮,其中汉中三堰是典型工程,其工程技术、管理机制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山河堰

    变身石门水库的山河堰,位于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内,始修于约公元前206年,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1942年改造后又称褒惠渠。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后,褒惠渠成为石门水库的南干渠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在石门水库风景区中还有很多历史遗迹。



    五门堰

    惠泽三镇的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湑水河是长江流域汉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五门堰建于汉代公元7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有5个引水门洞而得名,是陕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如今的五门堰还开发了水利、旅游、生态等设施。



    杨填堰

    至今灌溉1.15万亩的杨填堰,位于城固县北约10公里处的湑水河中游段左岸,始建于汉代,相传为箫何、曹参所修建。宋代前称张良渠,后因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仪作较大整修改造,灌溉洋州、城固2县农田5000亩,故名杨填堰。如今,杨填堰灌溉面积1.15万亩。堰渠自留村(今马畅镇辖地)进洋县境,至谢村镇汇入汉江。

    千年古堰惠泽一方水土,一方水土传承千年文明。汉中三堰至今仍浸润着汉中大地,见证着中国灌溉的文明进程和新发展。

    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黄鞠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工程位于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10多公里,灌溉面积2万余亩。黄鞠灌溉工程是古代南方山丘区水利工程和民间自筹修建、政府指导管理的典范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景观审美和社会价值。



    琵琶洞渠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

    广西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

    浙江姜席堰

    姜席堰,古堰,有“龙游的都江堰”之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旧名灵溪)下游后田铺村。姜席古堰从建成至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相传,堰为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3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的任上所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姜席堰进行了保护与修缮。据县水利志记载,从1950年国家投入大米7.4万斤用于修建姜席堰护岸工程至今,到2013年,已先后15次对堰、渠进行程度不同的修复、加固、改建。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正是这种种努力,才使姜席堰至今还在滋润灌区的农田,造福龙游百姓。



    姜席堰

    湖北长渠

    长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渠首位与武安镇谢家台村。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领兵进攻楚皇城时,曾以此渠引水而攻之,因此,又有"白起渠"之称,该渠西至南漳县武镇的谢家台,东南流至宜城市的郭海村,全长48公里,号称百里长渠。长渠经过历代修缮,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系统。工程拥有规模以上干渠1条、主要支渠38条、闸门499座、渡槽39座、涵洞518座、倒虹吸3座、滚水坝1座。



    长渠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